產(chǎn)品搜索
|
新聞詳情
常用實驗檢測方法--耐汗?jié)n色牢度檢測方法1.目的和范圍 1.1 這種測試方法用于判斷有色織品耐汗的堅牢度,可用于染色、印花和其它著色的紡織纖維、紗和各種各樣的織物,也可用測試織品上的染料。 1.2 RA52委員會的工作表明這種測試于有限的領(lǐng)域研究有關(guān)。在進行測試前進行酸、堿性測試,然后,研究結(jié)果表明,堿性測試可以被取消。RA52委員會的工作背景消息和取消堿性測試的決定發(fā)表在兩篇文章上,這兩篇文章是:紡織藥劑師和調(diào)色師上的“耐汗和耐化學(xué)藥品的色牢度”(1974.10)和“評估耐汗色牢度,實驗室和穿著測試”(1974.11)。 1.3 雖然這種方法已取消了堿性測試,這在國外貿(mào)易中某些場合或一些特定的用途仍然需要堿性測試。在這些場合進行堿性測試必須依照1973 AATCC方法15進行測試。為方便參考,堿性溶液的成份在12.7中陳述。
2.規(guī)則 著色紡織品樣品在仿汗溶液中浸濕。在固定裝置壓力的條件下,可以慢慢提高溫度慢慢干燥。
3.詞匯 3.1色牢度,名詞—阻止任何材料改變顏色,或使相鄰的材料著色,由于材料暴露在任何環(huán)境中,在制定、測試、貯存和使用這些材料時,也許會碰到這種情況。 3.2汗液,名詞—由汗腺里排出的堿性液體。
4.安全防范 注意:這些安全防范僅供了解。這種防范是從屬于測試程序不一定要包括在內(nèi)。用這種測試方法操作材料時,使用安全和正確的技術(shù)是使用者的責任,制作者必須考慮一些特別的細節(jié),如材料安全資表和其它的制作者建議,所有的OSHA標準和規(guī)則都必須考慮和遵循。 4.1必須遵守好的實驗室操作規(guī)則,在實驗室所有區(qū)域裝上安全玻璃。 4.2所有的化學(xué)藥品都必須小心處理。 4.3觀察軋干機的安全,特別是在夾點。
5.儀器和材料 5.1AATCC汗液測試器,汗液測量儀或相關(guān)的裝置(與設(shè)備相配備的塑料和玻璃片)。 5.2烘箱—對流式。 5.3NO.10多纖維測試織物或FA。 5.4AATCC彩色傳送比例尺或本色測污比例尺。 5.5測試顏色變化的本色比例尺。 5.6軋干機。
6.酸性溶液 6.1用蒸餾水配制成一升:10克氯化鈉,1克乳酸,USP85%,1克Na2HPO4 0.25克一水氯化氨。 6.2溶液的PH值必須是4.3±0.2,用精確的PH計測量。最好不要使用PH試紙,因為PH試紙的精確度不好,如果準備好的酸性溶液PH超出4.1-4.5范圍,要重新準備,要確保配料稱重的準確度。
7.測試樣品 7.1剪一塊5.7×5.7cm(2.25×2.25英寸)的染色材料做樣品,每塊樣品上都縫一塊或放一塊同樣大小的NO.10多纖維測試織物,如果染色織物里的纖維沒有出現(xiàn)在多纖維測試織物上,測試中也包括一塊沒有染色的原材料。 7.2為保持未染色的材料和多纖維測試材料壓力相同,把它們做成夾層型的樣本,然后把染色的材料放在中間,使用不會溶化的多纖維測試織物,會溶解的多纖維測試織物的邊緣厚度會變化,會導(dǎo)致測試壓力不均勻。
8.程序 8.1把測試樣品浸入剛準備好的溶液中(溶液不要放置3天以上)15-30分鐘,并不時地攪拌和壓擠,以使樣品完全濕透,由于織物很難濕透,已染色的測試樣品和未染色的測試樣品布必須在測試溶液里和軋干機上反復(fù)交替進行操作,以使它們完全濕透。 8.2一旦樣品完全濕透,最后在絞衣機上操作一次,使樣品的濕重是原來干重的2-2.5倍,濕透的染色樣品,背面用同樣大小的多纖維測試織物貼著,如果需要的話,另一面用未染色的原材料貼著,但必須一起過軋干機,合起來的重量必須是干重的2-2.5倍。在某種程序上,當通過軋干機時,樣品不能保留溶液的這個量,這樣的織物可以用紙巾吸干到所要求的濕度后再測試。為了能得到一個真實和一致結(jié)果,測試中所有的樣品的結(jié)構(gòu)都要確認挑選,因為污染度會隨留下液體的數(shù)量而增加。 8.3把測試樣品放在兩個片之間,并插入樣品裝置中,用這種方法當多纖維測試樣品放進烘箱時,色條處于豎直位置。 8.4按設(shè)備性能,使用下面的比較方案: 8.4.1AATCC汗液測試器:不論樣品數(shù)量,把21片全部放進裝置里。在放上最后一片后,用可調(diào)節(jié)彈簧將這些片一對一對地固定在位置上。在上面放上3.628kg(8Ib)使壓力片下總重量達到4.536kg(10Ib),然后轉(zhuǎn)動螺絲將壓力片鎖在這個位置上,拿開這些重物,把裝置放進烘箱。 8.4.2汗液測量儀:壓片被垂直放在一個顯示刻度尺之間,一端用一個金屬片固定,在另一邊使用可調(diào)節(jié)的金屬片。通過調(diào)整螺絲的方法,可移動的片會靠緊測試樣品以增加壓力。 8.5將已裝好的樣品裝置放在38±1℃(100±2°F)的烘箱里加熱最少6小時。如果這個測試階段結(jié)束后,仍然還沒有干,把樣品從樣品裝置里取下,用便利的方法進行風(fēng)干,但溫度不要超過60℃(140°F)。因為這種簡便的測試可拖延16小時,測試結(jié)果顯示,6小時后并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色度變化和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