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
新聞詳情
酸性染料染蠶絲的染色機理一蠶絲的結構特點 蠶絲的酸性染料染色機理基本上與羊毛染色相同。在蠶絲的等電點pH值附近染色時,染料與纖維的結合中有離子鍵結合,氫鍵和范德華引力起著重要作用。當染浴的pH值大于蠶絲的等電點時,染料主要靠氫鍵和范德華引力上染纖維。 弱酸性染料染絲綢時,必須根據染料的結構和性能來調節(jié)染浴的pH值。從蠶絲特性和染料給色量的角度考慮,以弱酸浴染色為好。一般選用醋酸或醋酸銨調節(jié)染浴的pH值。對于勻染性較差的染料。則以中性浴染色為好,有的在后階段逐步加一些酸,以提高上染率。 弱酸性染料在高于蠶絲等電點的染浴中染色時,電解質(如食鹽、元明粉等)的加入,可以降低染料與纖維之間的電荷斥力,起促染作用。為了防止上染過速而造成染色不勻,宜在中途分次加入。生產中不常使用電解質,因為它對絲綢的光澤和手感可能帶來不良影響。為了改善勻染性,可以加入勻染劑。 蠶絲的表面沒有鱗片層,在水中較易膨化,弱酸性染料在蠶絲纖維上的上染速率比羊毛的快,但它的濕處理牢度比染羊毛的差些,尤其是部分中深色。為了提高濕處理牢度,有必要進行固色處理。 為了使染料均勻上染,需要逐步升溫。由于絲綢的質地輕薄,長時間沸染會使蠶絲受損傷,影響絲綢的光澤,最高溫度宜控制在95℃左右。 三、染料溶解性能的影響 弱酸性染料一般是以膠體狀態(tài)分散在水溶液中。表1-4的數據表明,在室溫(25℃)時,弱酸性染料的溶解度一般比較低(除普拉黃GN外),大多在10g/L以下。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溶解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70℃時,不同結構染料的溶解性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當溫度繼續(xù)升高到90℃時,有些染料的溶解度雖有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 從1-4可看到,于70℃時,溶解度小于10g/L的染料中大多為三芳甲烷結構的。柴林艷藍G染液在放置2h后,其溶解度提高,說明它的溶解速率較慢。溶解度在60g/L以上的染料中大多為偶氮結構的。溶解度在10~60g/L范圍的染料有蒽醌和偶氮結構的。 染料的溶解性能不僅與化學結構有關,而且與商品染料的劑型與添加劑等也有很大關系。弱酸性大紅GN、色派拉諾大紅FGN與尼龍山大紅F—3GL三只染料的色光相近。其中,大紅FGN與大紅F—3GL的結構是相同的。數據表明,不僅結構不同的染料的溶解性能存在差異,結構相同的兩只染料的溶解性能也有一定差異。 實踐中反映,某些溶解性能差的染料易造成染色中色點、色斑的產生。對于溶解速率慢的染料,可以將所配染液或印花色漿在適當條件下放置一定時間,以提高染料的溶解性能。 表1-4 弱酸性染料的溶解性能
注 表中A、B、C為按不同移染能力指標而分的類別 3.蒽醌染料和藍色偶氮染料 移染性較差,靜態(tài)移染率在10%以下。動態(tài)染率中等,其中tanγ在0~0.002之間。染料移染性能隨染浴的初始濃度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增加量不太大。對于這些染料,控制升溫速率或添加助劑等方法更有助于均勻染色。拼色時應盡量選用移染性能相似的染料,以便獲得均勻的顏色。
|